首页>资讯动态列表>详情

线上观摩、研修促教师“双核”素养提升——江苏省张兆军网络名师工作室参加“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

发布单位:江苏省电化教育馆 发布时间:2021-02-01 12:23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2021年1月29日,全省中小学正式放假的第一天,江苏省张兆军网络名师工作室组织全体成员教师参加线上“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十三届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

领衔人张兆军主任提前一周策划活动方案。本次线上观摩活动,给全体工作室成员明确了研修方向,指明了研修路径。从理论学习、案例分析、论文撰写、课例分享、专家点评等方面,全方位的提升工作室成员教师的“双核”素养--信息素养与学科能力的融合提升。

活动伊始,中央电化教育馆李萍副书记指出:“当前我国信息化事业正处于加速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进程中,我们要努力实现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推动从技术应用向推动(能力)素质拓展,使之具备很好的信息思维,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我们也处在教育融合创新的信息时代背景下,我们广大教师还要进一步转变教育理念,加快提升信息素养。我们每个人都要具备信息化教学的能力,更好地服务于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

上午半天,是满满的干货。北京师范大学陈丽教授分享了《在线教学基本原理与学习活动设计方法》,容梅老师讲解了《走进智慧时代的课堂教学改革》,马涛老师详细解释了《新媒体新技术课堂的新样态界定》,张群、徐洁岚、盛丽芬、李莉、张燕等老师分享了自己新媒体新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成长历程。王陆、陈鹏、张敏霞三位导师针对中小学教师论文写作进行了非常接地气的培训,从方法策略:中小学教师论文写作基本功;工具平台:文献的检索、管理与应用;案例剖析:中小学教师如何写出优论文进行阐述。实用的方法、具体的操作、论文成型的前后对比,让所有参与培训的工作室成员教师豁然开朗。

 1月29日下午至1月30日上午,两个半天的观摩活动,工作室成员教师根据自己的学科分类,选择本学科的教学课例或跨学科课例进行观摩学习,在幼儿组、小学组、中学组、高中组的不同类型的课例中,不同技术融入到各年段各学科的课例中,令工作室成员教师大开眼界,收获满满。

中央电化教育馆精心策划的在线观摩研修活动,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工作室成员教师观摩结束后,纷纷写下自己的点滴收获。下面选取部分工作室成员老师的听课感想与大家共享。

幼儿组课例观摩体会

工作室核心教师曹培培:一、科学活动《我是小侦探》一课中,教师特别善于创设情景。本课以动物王国要破案来帮助警官朱迪为情境,再利用VR技术再现破案现场,让幼儿身临其境,幼儿手拿平板扫二维码,寻找破案线索,找到后圈出并且拍照截图。只见课堂上每位幼儿都参与到寻找线索的任务中,幼儿兴趣浓厚,教学活动突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性。二、丰富多元的数字资源,满足儿童的多元学习需求。课中,教师设置了多种资源,有动物视频,有动物花纹,有动物脚印等,满足多元学习需要。三、拓展延伸,丰富经验。活动课结束,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四种延伸作业,分别是探索动物脚印视频;(AR动物世界大揭秘)APP;小游戏APP:(全部找到它们);小游戏:动物连连看。作业的布置具有开放性、延展性,满足了幼儿的需求。教师在本课中对幼儿主体性的关注和对新技术的不同运用,值得不断深入学习。

工作室成员教师张聪:«陀螺»一课,老师能始终抓住幼儿的心理,从孩子角度出发,引导、设计适合幼儿的探索活动。本节课中老师运用比较多的是平板,依托这个平台能及时反馈学生的调查信息,为下面的活动展开提供依据,在实践活动后再次反馈,能让孩子充分感受实践探索的重要性。本课出示的是老师事先准备好的验证活动,我觉得可以把学生的实验过程充分利用起来,用学生的活动去验证猜想,利用课堂上孩子的生成,把课堂活动更好的交还给孩子。

小学组课例观摩体会

工作室核心教师王惠:李依薏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独具匠心,课堂氛围活泼热烈,新媒体新技术运用恰当合理,师生互动积极有效,教学目标达成良好。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有三:一是学生使用ipad中的百度地图app的智能导游和全景地图,明确葡萄沟的地理位置,教师再运用放大镜和画笔功能引领学生明确新疆吐鲁番在地图上的位置,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和课文中描述地方的距离,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还培养了学生搜寻、合理使用资源的能力。二是李老师采用多种方法开展识字教学,她根据二年级学生识字需求,采用随文识字、水果名称与图片配对等方法进行识字教学,还将汉字“搭”与实物联系起来,把文字转换成画面,帮助学生识字和巩固记忆,最后还采用课堂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回顾多音字,巩固识字成果,形式活泼、生动,学生学的充满趣味性,学习效果佳。三是李老师抓住词语进行感悟,突破教学重难点。比如她引导学生观看树叶变化过程,理解“茂密”的含义,用分组观看微课视频、小组探究的方式,在比较中理解“五颜六色”和“五光十色”的不同,用表演的方式理解“热情好客”的意思,方法多样,有的放矢,聚焦重点,突破难点。

工作室成员教师张青:对于《My family》一课,我还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在完成思维导图的部分,可以一位同学在黑板完成,一位同学在电子白板上拖拽完成,其余同学在Pad上完成,三方同步,体现交互的优势。在最后Our new family环节,可以使用Pad的拍照功能,学生最终的呈现本身就是静止的照片,各种pose,不如用Pad拍照定格,那么在最终展示的时候就会更加直观和形象。

中学组课例观摩体会

工作室成员教师朱萌蒙:初中地理教学中也可以巧妙地融入新技术,实现无痕。无论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可以在学生的思维阻塞点上巧设疑难引导学生的思路,就能够起到架设思维的桥梁作用。学生在学习某种思维时就会出现思维的堵塞,在他们的脑海中就会疑云缭绕,这时就希望能够找到合理的引导,以求得茅舍顿开。这时就可以运用手段设疑引导,就能起到雪中送炭、水到渠成的作用。使用新媒体,能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发现答案的积极性,让学生愿意去探究里面的奥妙。

高中组课例观摩体会

工作室成员教师马玉芹:福州商贸职业中专学校的施翀老师执教的《月是故乡明》,从拍摄朗诵视频和鉴赏优秀朗诵作品导入新课,基于学情,针对动漫班学生的特点,利用学习通平台为九幅图画添上月亮,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在创作小散文片段的环节,她让学生利用微信的语音转文字功能在学习通平台创作,再提交让学生欣赏、评析,节省了学生学习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施老师在这节课上恰当地使用学习通平台、好弹幕、音频播放、画画板等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直观快速地显现学习成果,课堂容量大,内容丰富。

工作室领衔人张兆军老师:信息素养与学科能力已成为教师素养的“双核要素”。教育信息化2.0时代,优秀的教师应该兼备扎实的学科能力和高超的信息素养。技术迭代促使教师自我蜕变;理念革新推动教师思维转型。未来社会的发展,必定是由“物的现代化”向“人的现代化”不断演进的过程。

本次线上学习全国不同地区的专家在线交流、骨干教师在线授课,参与人数一度超过了400多万人,本工作室全体成员教师能在假期中参加这样高级别、形式新颖的研修培训,真是受益匪浅,让所有成员教师的假期变得充实。2021新年将至,我们将不断研修、不断学习,不断蜕变。


二维码

名师工作室移动端

  • 扫一扫,直接在手机上打开
  • 随时随地使用工作室
分享
回到顶部